蛋白质可以抑制食欲,因此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们减肥。这是近年来这种饮食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而蛋白质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又与其组成单位——氨基酸有关。已有研究显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都可以抑制食欲。然而,对于非必需氨基酸,其作用方式尚未在活生物体中得到证实。现在,由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 Denis Burdakov 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首次在小鼠中证明,非必需氨基酸以抑制食欲和促进运动的方式影响大脑。该研究成果刚刚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urrent Biology上。

学过生化的人知道,对于动物来说,构成蛋白质的蛋白质氨基酸有21种。这21种蛋白质氨基酸根据自己能不能合成以及如果能够合成又能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可分为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因必须通过我们的饮食来获得这些,所以它们一直是营养生化研究的重点。现在,科学家对非必需氨基酸对动物食欲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研究人员首先给小鼠喂食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混合物或具有相同热量的糖溶液(对照组)。然后让两组老鼠喝他们通常喜欢的奶昔。结果发现,对照组小鼠喝了很多,但喂食非必需氨基酸的小鼠却避开了它们。相反,他们在围场周围寻找替代食物。
通过额外的实验,研究人员能够破译大脑中特化的神经细胞——食欲素神经元(orexin neurons)——发挥主要作用的潜在机制。小鼠通过食物摄入的蛋白质在肠道中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进入血液。从那里,血液将它们运送到大脑。下丘脑中的食欲素神经元具有特异性识别非必需氨基酸的受体。作为回应,机体启动了一个产生所描述的行为变化的神经回路。
这种机制可能植根于进化史。对此,参与研究的Paulius Viskaitis 博士表示: “今天,我们有足够的机会获取所有营养物质,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进食。在史前时期,当这种机制发展起来时,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当时,个人只在主要由非必需氨基酸组成的食物来源上花费很短的时间是有利的。如果吃非必需氨基酸会促进运动的冲动,动物会去寻找其他食物来源——这些食物可能含有更多必需营养素,对个体更重要。”
Viskaitis 还强调:该结果可能适用于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上,因为这种机制会影响大脑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在进化历史方面非常古老,并且在所有哺乳动物和许多其他脊椎动物中同样发生。不过,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不能全面推荐含有特别多非必需氨基酸的饮食。营养建议应根据个人情况提出,还应考虑健康。
来自:我爱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