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脂类
脂类是一大类有机化合物,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不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抽提出的化合物,统称脂类。
1.脂类分类
脂类分为油脂和类脂。
油脂:甘油三酯,包括脂肪和油。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油,常温下呈固态时称为脂肪。
2.脂类食物含量
食物中甘油三酯占95%,类脂占5%。
二、什么是脂肪(油脂)
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
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解于水。
按体重计算,正常人体内脂类含量为14%~19%,肥胖者约为32%,重度肥胖者可高达60%左右。人体内贮存的脂类,甘油三酯高达99%,主要分布在皮下、大网膜、肠系膜以及肾周围等脂肪组织中。
三、脂肪的功能
提供能量、调节体温、组成细胞成分、保护器官、促进营养吸收、节约蛋白质、内分泌、增加饱腹感、改善食物感官等。
四、脂肪的分类
按照物理状态分:固态脂肪,液态为油。
按照身体需要分:必需脂肪和存储脂肪。
按照脂肪酸结构分类: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五、脂肪导致肥胖情况
脂肪存储异常导致内脏脂肪增多,进而形成苹果型身材和梨型身材。苹果型身材对身体危害更大。
六、脂肪代谢
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脂95%,胆固醇和其他类脂很少,占5%。
脂肪进入小肠经胆汁和胰脂肪酶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经小肠吸收进入淋巴液,主要在肝脏代谢。
七、血脂
血脂指血液中的甘油三脂。脂肪不溶于水,所以在血液里是被包在蛋白和磷脂里形成一种溶于水的微粒来运输的,这种运输形式称为脂蛋白,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蛋白质。这些运送脂肪的微粒分为很多种,每种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蛋白质含量不同,导致它们的大小、密度等理化性质不同。对人体比较重要的,由大到小包括乳糜微粒、超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它们不仅理化性质不同,生理作用也有很大差别。
八、饮食建议
大多数食物都同时含有多种脂肪,既有饱和脂肪,也有不饱和脂肪,如1个鸡蛋中含有的脂肪39%是饱和脂肪,43%是单不饱和脂肪,18%是多不饱和脂肪。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从多种来源选择可以同时获得多种脂肪的好处,但是要注意适当限制饱和脂肪,避免反式脂肪。